在4月18日至4月21日港股休市期間,港股通相關ETF卻接連走高,多只相關產品溢價率飆升至10%以上。
4月21日,港股通100ETF開盤后持續(xù)拉升,午后封漲停板,使得該ETF的溢價率超過20%。港股通50ETF、恒生ETF港股通等的溢價率也在10%以上。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港股通相關ETF在港股休市期間遭游資爆炒后,價格與真實價值脫節(jié)。港股恢復交易后,隨著申購通道恢復,套利資金可能拋售,ETF價格或快速跳水。
溢價最高超20%
因公眾假期,港股市場自4月18日起至4月21日休市。在此期間,港股通相關ETF卻上演“瘋狂行情”。
4月21日,港股通100ETF開盤后不久拉升逼近漲停,隨后該ETF價格持續(xù)震蕩,午后開盤后不久,港股通100ETF封漲停板,成交額達2.01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港股通100ETF在4月18日也實現(xiàn)漲停,當天的成交額為4560萬元。4月21日的成交額相對4月18日明顯增多,港股通100ETF的接連爆炒吸引不少資金關注。接連爆炒后,截至4月21日收盤,港股通100ETF的溢價率達20.14%。
除了港股通100ETF以外,港股通50ETF、恒生ETF港股通、港股國企ETF、恒生港股通ETF等多只ETF被炒作。其中,港股通50ETF、恒生ETF港股通的溢價率在10%以上,港股國企ETF的溢價率超8%,恒生港股通ETF的溢價率超5%。
遭爆炒的背后
記者梳理發(fā)現(xiàn),多只被爆炒的ETF基金規(guī)模不大。比如,港股通100ETF截至4月18日的基金份額為0.82億份,流通規(guī)模約為0.96億元。
為何在港股休市期間,港股相關ETF成為活躍游資爆炒的“靶點”?首先,港股休市期間,港股通相關ETF的申購通道關閉,港股無法交易,導致凈值(IOPV)無法更新。比如,港股通100ETF曾在4月15日發(fā)布公告稱,為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利益,保障基金平穩(wěn)運作,根據(jù)各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相關規(guī)定、港股通非交易日及境外主要投資市場節(jié)假日安排,易方達基金旗下部分基金因4月18日、4月21日為港股通非交易日及境外主要投資市場節(jié)假日將暫停申購、贖回、轉換、定期定額投資業(yè)務,并于4月22日恢復辦理上述業(yè)務。
其次,港股通相關ETF實行T+0交易,港股休市期間,場內ETF依然在交易,ETF無法通過申贖實時調整供給,再加上多數(shù)ETF規(guī)模不大,從而引發(fā)了炒作。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ETF出現(xiàn)折溢價的本質在于特殊的交易機制。ETF基金可以在兩個市場上進行交易,并且擁有兩個價格,既可以在一級市場申贖,也可以在二級市場實施交易,由于定價方式的不同,同一只產品在兩個市場展現(xiàn)的價格也會有所差異。
警惕溢價風險
港股通ETF的爆炒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一方面,規(guī)模較小的ETF產品流動性較差,容易受到游資操控,價格波動劇烈;另一方面,港股通ETF的凈值與標的指數(shù)存在跟蹤誤差風險,隨著申購通道恢復,套利資金可能拋售,ETF價格或快速跳水。
近日,多只港股通相關ETF發(fā)布公告,提醒投資者基金溢價風險。比如,港股通100ETF發(fā)布公告稱,基金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除了有基金份額凈值變化的風險外,還會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系統(tǒng)性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可能使投資者面臨損失。特此提示投資者關注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溢價風險,投資者如果高溢價買入,可能面臨較大損失。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場內ETF買單增多推升價格,商品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并且最終會回歸合理的價值水平,ETF的折價和溢價最終也會以不同的時間進度被抹平。
校對:楊舒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