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火速解讀美國加征關稅!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王蕊2025-04-03 16:28

當地時間4月2日,特朗普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宣布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征10%的基準關稅,并對部分經濟體征收更高的稅率。由于對等關稅加征幅度遠超市場預期,消息一出,全球資產價格劇烈動蕩,美股期貨下跌,美元指數下跌,黃金價格上漲。

與此同時,多家券商研究所火線分析認為,特朗普在超預期加征關稅的同時,設定了緩和生效時間,談判意圖明顯。尤其加征關稅不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還將給美國經濟本身帶來傷害,預計最終政策執(zhí)行力度還有減免空間。短期市場避險情緒突顯,建議可尋找黃金避險、政策對沖等方向的投資機會。

加征幅度遠超預期

從政策細節(jié)來看,美國將對所有國家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同時對美國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征收個性化的更高“對等關稅”。包括對越南、泰國分別加征46%、36%,以及對印度、日本和歐盟分別加征26%、24%和20%。

“此前市場根據其他經濟體對美國的超額關稅,以及超額增值稅(或消費稅)來推測美國對各經濟體加征關稅的幅度,低估了本次政策力度?!被涢_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分析道,之前市場預期,特朗普對重點經濟體征收的對等關稅稅率將不超過15%,此前已被額外加征關稅的經濟體可能不是本輪重點針對對象,但實際情況更超預期。

所謂“對等關稅”,即一個經濟體對美國開征多少關稅,美國會向對方開征同等幅度的關稅。羅志恒強調,雖然特朗普及其團隊聲稱對等關稅主要是考慮到各國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但實際上美國公布的其他經濟體對美關稅稅率顯示,這并非真正的關稅稅率,而是簡單根據美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貿易逆差占美國對該經濟體進口的比重來測算的。

中金公司研究部海外策略首席分析師劉剛進一步指出,此次特朗普關稅政策超預期之處主要體現為四點:所有貿易伙伴10%的基線關稅;對于逆差更大伙伴實施“折扣后的對等關稅”,不僅針對增值稅,而且還針對非關稅貿易壁壘,使得關稅稅率大幅超出預期;取消800美元以下的小額包裹豁免;汽車25%關稅于4月2日午夜生效。

不過他也提到,部分商品得益豁免此次關稅。比如“對等關稅”對加拿大和墨西哥,滿足美墨加協(xié)定商品暫時豁免,此前232條款下加征的鋼鋁25%與汽車25%將不與對等關稅疊加,銅、藥品、半導體和木材及未來會受232條款約束的商品,貴金屬、美國沒有的能源和其它礦物等。

全球經濟或遭沖擊

浦銀國際首席宏觀分析師金曉雯稱,毫無疑問,美國加征關稅將不利于世界經濟增長,并可能對美國降通脹造成嚴重障礙。據估算,僅考慮將美國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10%,就將再將通脹率拉高0.30~0.59個百分點,“對等關稅”影響或許更大。在關稅給經濟造成較大傷害的情況下,美聯儲或將政策重心偏向穩(wěn)增長,在高通脹情況下毅然繼續(xù)降息。

在羅志恒看來,加征關稅還會對美國出口依賴度較大的經濟體帶來較大沖擊,以低端商品出口為主的越南或首當其沖。此前,諸多廠商出于規(guī)避關稅考慮外遷到越南等地設廠,帶動越南經濟發(fā)展,但美國對越南的對等關稅稅率之高,將極大沖擊越南的出口,國內企業(yè)赴越南投資設廠的步伐也將放緩。此外,部分經濟或通過降低關稅、加大美國商品采購等方式予以妥協(xié)讓步,或導致其本土產業(yè)遭受美國商品沖擊,尤其是缺乏技術優(yōu)勢的農業(yè)和制造業(yè)領域。

“特朗普對等關稅總體力度較高,但距離生效尚有時間,可能會有談判或溝通?!遍_源證券宏觀經濟首席分析師何寧認為,雖然本次對等關稅總體力度較高,但特朗普設定了緩和時間,其談判意圖相對明顯。結合前期印度等國表示愿意削減部分產品關稅稅率,從而與美國達成貿易協(xié)定。大概率美國會給予部分國家或產品一定程度的關稅豁免、減輕,其最終的實際執(zhí)行力度應該會有所下降,甚至可能在生效前便會出現部分豁免。

金曉雯也提到,不同尋常的高關稅稅率或許不會長期執(zhí)行?!皩Φ汝P稅”一定程度上是特朗普和其他國家進行政治和經濟談判的籌碼,考慮到對美國經濟本身的傷害,特朗普有可能在和重要貿易伙伴進行雙邊磋商之后暫緩或者降低某些國家的“對等關稅”,不過10%的“最低基準關稅”或將對大多數國家保留。

短期避險情緒升溫

特朗普新關稅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沖擊全球市場,資產價格波動明顯抬升,部分市場避險情緒突顯。劉剛表示,政策公布后,盤后期貨出現大跌,納指和標普500期貨跌幅均在4%左右,一些受貿易政策影響較大的市場和外需敞口較大的個股,也可能會有階段性壓力。美元走弱,美債利率驟降,黃金走強,都是典型的避險交易。

對于美國市場而言,短期的避險交易可能成為主導,利好美債黃金,不利好美股美元。港股市場短期可能因為情緒的沖擊而承壓,但如果內需對沖力度大,那么反而能夠起到比較好的對沖效果,屆時也會提供較好的再介入機會。

“對市場而言,4月2日可能并非不確定性落地,而是新的不確定性的開始。”華泰證券研究所所長張繼強建議,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建議尋找新的避險資產,一是黃金在對沖關稅以及滯脹風險的效果優(yōu)于美債、美元,二是沿著各國國內政策對沖方向尋找結構性機會,如歐洲的軍工、基建、制造業(yè),國內的大消費板塊等。與此同時,特朗普關稅在力度、透明度等方面都充滿不確定性,很可能帶來交易性機會。

興銀基金也指出,本輪政策大幅超出市場預期,債市做多情緒大幅升溫,截至4月3日早盤走出強勢表現,10年期和30年期國債收益率較月初整體下行6-9bp。往后看,市場可能會轉向交易基本面變化和貨幣政策前提,債市有望呈現階段性牛市行情。策略上建議積極參與債市行情,并對貨幣政策短期內變化保持密切關注。

責編:羅曉霞?

排版:王璐璐

校對:祝甜婷????????

責任編輯: 劉少敘
聲明:證券時報力求信息真實、準確,文章提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實質性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下載“證券時報”官方APP,或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即可隨時了解股市動態(tài),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財富機會。
網友評論
登錄后可以發(fā)言
發(fā)送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證券時報立場
暫無評論
為你推薦
時報熱榜
換一換
    熱點視頻
    換一換